
“七月普渡 十五中元 三伏初日 烙餅雞蛋 宮燈荷燈 遊街祭祀 回向眾生 阿彌陀佛”
前兩周我們就開始準備宮燈了,宮燈的解釋有二:一是宮廷之燈,二是形像“宮”字。製作宮燈的基本步驟分為疊架、糊紙。疊架上上下下要綁好多下,很麻煩。王老師、宋老師、楊阿姨、張龍雲,我們著手打造了四個宮燈。大家相互指點,期間不斷出現怪招、妙招,能很快地解決遇到的問題。製作宮燈時體會到手工過程的樂趣,內心的祥和。
荷燈、元寶和紙船是我們當天一起製作的,一位小朋友是大功臣。12歲的來之言同學,她是錢鋒師兄的千金。錢師兄是一位技藝高超的裁縫。也許是榜樣的作用,小朋友的荷燈製作工藝亦是了得。當天她疊的荷燈最多。
所謂頭伏餃子二伏面,三伏烙餅卷雞蛋。這是一種符合時令的養生習俗,大夥有幸趕上了烙餅和雞蛋,福報呵。
飯後我們提著宮燈遊街到紫竹院公園祭祀。時而走成一排,時而走成一列,時而簇擁在公車上,時而前後等待。不時地引來路人欣賞、疑惑的目光。王老師、宋老師製作的宮燈端正大氣,我做的宮燈歪了吧唧的,在風中卻能順勢而轉,奇怪了!羅曉明大姐帶著小鵬鵬在電動車上打著燈籠,仿佛在給媽媽照明,好不惹人注目。
祭祀的時候,有一些附近居住的陌生人也加入了我們的隊伍,成為了有緣人。包括之後來參加祭拜太歲神活動的張壯同學。稍晚一些,楊阿姨帶著她的朋友和女兒萌萌也過來了。我们按照祭祀礼仪程序,摆上供品、念诵祭文、敬拜、放灯、烧纸、分享、回向。場面好不熱鬧!我们先把酥油灯都点上,然后把荷灯、纸船装灯放到水里。心里不停地念经、咒、佛号等回向给众生,普愿皈依三宝,脱离苦海。
身在其中,卻不知燈火的壯觀,當我們走到橋上的時候,發現月光遍照菩薩正無私地廣施着恩光。橋下的供燈和天上的明月交相呼應,此时我們和明月都懷著慈悲喜舍的心,這正是天人合一呀!有詩為證:
十五普渡中元節,眾人流水啟慈航;身在其中不知道,橋頭天上有明月。
(更多圖片請見http://greenthink.info/gallery3)
(劉厚淶 文)
普願眾生共證無上菩提